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诱变育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诱变育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人为地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地新品种.以诱发基因突变为目的一种育种方法。诱变育种的例子, 如水稻品种 原丰早,小麦品种山农辐63,还有玉米的鲁原单4号、大豆的铁丰18、棉花的鲁棉I号,太空椒、青霉菌的选育等都是通过诱变育成的
1、首先选择父母本,父母本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育种目标和目的,亲本植物必须从当地进行挑选,而且一定要适合当地条件。
2、第二步是去雄,如果自交系材料在正常条件下生长就需要去雄,去雄就是将雌亲本雄蕊在开裂散落之前去除。单性生殖植物基本上不需要去雄,但双性生殖或自花授粉植物需要去雄。
3、套袋是植物杂交的第3步,去雄的雌花或花序一定要立即套袋,避免外来花粉对其进行授粉。套袋的制作材料非常广泛,可以选择普通的纸、牛油纸、玻璃纸或细布,最常用的是牛油纸。
4、去雄后的花朵还要在套袋后贴上标签。一般使用3厘米的圆形标签或约3×2厘米的矩形标签,然后将其用线系在花或花序的基部即可。标签上的内容要简洁但必须涵盖以下内容:去雄日期、杂交日期、母本名称后加叉号,父本名称等。例如,C×D表示C是母本,D是父本。
5、杂交后的果荚或穗子一定要及时收获,并在完全干燥后进行脱粒,然后将获得的种子跟原始标签一起保存。在下一个季节来临时,可以将储存的种子进行播种,这就是F1代植物。F1代植物是杂交种子的后代,也就是杂种。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什么区别
1、操作不同
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全部集中在一起,然后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一个新品种。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利用这些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2、原理不同
杂交育种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然后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培育新的优良性状。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3、优点不同
杂交育种的优点就是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优良性状。
1、首先确定育种方向,如想获得一个高产水稻,以此为标准选择优秀的亲本。
2、选择合适的生育阶段进行有性杂交。
如大豆在每年7月底8月初进行去雄授粉作业。
3、获得杂交种。
4、种植杂交种F1并进行田间去杂。
5、F1收单株第二年种植株行获得F2。
6、F2收株行来年种植小区。
7、以后几年不断小区收获在种植小区,到达F3代以后就可以进行田间选单株,选出的单株可进观察谱。
8、观察圃每年进行考种作业,选择好的品系进鉴定圃。
9、由专人负责鉴定圃,每年从中选择较好品系进产比圃。
10、产比中较好品系经过提纯后可申请进品种区域试验,连续2-3年表现较好品种进生产试验。
生产试验表现好的话才能通过审定。
省级单位审定后可推荐国家审定,个别优异品种可申请国家植物保护权。
原理:
诱变育种技术,太空育种可使作物本身的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这种变异和自然界植物的自然变异一样,只是时间和频率有所改变。
太空育种本质上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产生的自然变异。太空中宇宙射线的辐射较强,这是植物发生基因变异的重要条件。
扩展资料:
应用实例
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太空椒的果实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口味、重量和外形发生了变化。太空黄瓜航遗一号早已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最大单果重1 800 g,长52 cm,Vc含量提高了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20%左右,铁含量提高了40%。
说明太空诱变可以获得高营养成分、口感好的突变体。太空菜葫芦长达75 CITI,平均单果重4 kg左右,最大单果重8 kg,含有可治糖尿病苦瓜素。太空番茄平均单果重在350 g左右,最大单果重375 g,产量75 000 kg/公顷左右。
此外,太空搭载的长形茄子,单果重达350 g,口感非常鲜嫩。太空甜椒8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20%,在太空甜椒中获得了1个黄色后代和1个红色后代,可以获得太空五彩椒系列,而不同于以往五彩椒通过太空诱变获得的黄色甜椒和红色甜椒。
虽然太空育种前景诱人,但这项事业的产业化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成果还停留在中试阶段和小规模生产阶段。据统计,以应用太空育种最多的水稻为例,最好的品种也只推广了20万公顷,这和杂交水稻推广上千万公顷的规模有天壤之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诱变育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诱变育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