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撒肥器,水稻撒肥机

水稻2025-03-14 06:37:06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撒肥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水稻撒肥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下肥最佳方法?

(1)有机质肥料及微量元素一般做底肥,要翻耕耙碎,氮肥、过磷酸钙要随撒施,随灌水。

水稻撒肥器,水稻撒肥机

(2)大田追肥要掌握先拔草,后排水,剩浅水,再行撒肥,撒后灌水的原则,以提高肥效。

(3)分蘖肥要早,栽秧后开始返青时,即中间心叶转为绿色时要追分蘖肥,这次追肥一般用量较轻,每亩用尿素2.5~4千克,再过7~10天,开始进入分蘖盛期,就追第二次分蘖肥,第二次用量要足,每亩用尿素5~7.5千克。

(4)拔节肥使用与否要看叶色而定。如叶色浓绿披散,应该停止施肥,晒田控苗;如叶色正常,远看青绿,近看碧绿,是健康长相,可以晒田不追肥;如果植株黄瘦,必须追肥,先追后晒,每亩追尿素不少于5千克。

(5)大穗性品种要重视攻粒肥,时间在抽穗前18天,起到保粒数、增粒重的作用,每亩用尿素2.5~4千克。

(6)任何品种在剑叶初抽时及开始抽穗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粉锈宁,用量分别为每亩每次150~200克和15~20克,不仅能提高粒重,而且还能起到增强功能叶片活力,减轻病害的作用。

(7)施用氮肥必须掌握虫害盛发前15天使用,因为一般氮肥的肥效都是施肥后5~7天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和虫害发生期吻合,就成为诱杀田,施肥15天后,叶色正常,虫子也就不去产卵了。

134天生长周期的水稻第二次撒肥晚了吗?

134天生长周期的水稻第二次撒肥不晚。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为它合理的进行施肥,水稻整个生长期往往需要施肥4次左右,分别是基肥、分蘖肥、接续肥、穗肥等。其中第二次施肥就是分蘖肥,这次施肥主要是以氮磷复合肥为主,合理的施肥对水稻增产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

水稻在种植的时候,应该合理的进行施肥。那么,水稻第二次施肥的时间是什么呢?具体内容如下:

水稻的第二次施肥时间及肥料选择

水稻的整个生长期往往分为三个阶段,需要进行四次施肥。第一次施肥自然就是基肥了,往往是在种植之前使用的,肥料主要选择氮磷钾复合肥就可以了,充足的肥料可以让土壤更加肥沃,也更有利于水稻生长。

而第二次施肥则是分蘖肥,这次施肥可以有效的促进水稻进行分蘖,对于水稻增产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次施肥主要是以氮磷复合肥为主,这次施肥是非常重要的,施肥总量也应该控制在总施肥量的30%。

一般来说,水稻第二次施肥的常用肥料,多是使用磷酸二铵、尿素等肥料。施肥的量一般每亩地控制在磷酸二铵15公斤左右,尿素10公斤左右。

水稻育苗口诀?

育苗不用育太早,五度以上温度好。底土一定拌均匀,不可撒施苗受损。

播种不要播太密,干籽二两就可以。离乳之前要防病,调酸杀菌莫放松。

大棚 管理要记牢,通风温度要看好。早开早关最重要,留些余温好睡觉。

浇水一定要浇透,旱点壮根涝有病。栽前三带要做好,旱育稀植有壮苗。

插秧一定不要晚,五月末前不减产。插前除草要封闭,稗草 荷花 无踪迹。

水稻撒肥了以后稻苗黄了怎么办?

水稻撒肥了以后稻苗黄了,显然与是撒施肥料的方法或施肥量过多,加之天气的气温回升高,其肥效转化速度被水稻秧苗吸收快等而发生所引起的!

今年五月中旬,我所在的村民小组就发生这样的事,这位农户在秧苗栽插前一星期为秧苗撒施送嫁肥,在早晨七点左右吧,田里也先放足了水,亩用农用碳酸氢铵约40斤撒施在育秧的苗床上,然后人工用水泼浇苗床,而苗床的漏水,第二天早晨秧苗基本上没有水了,这样过了三、四天后,苗床上的秧苗出现大面积的严重发黄现象,显然,这与该农户施用化肥的方法、也与亩碳酸氢铵化肥施用量过大、同时也与秧田有漏洞而缺水,秧苗烧伤而发黄。

如何去补救秧苗被化肥烧伤而发黄,由于我对农业种植有一定的经验,该农户咨询我,也由于秧苗撒肥三、四天,靠补水换水一定程度上也能清除并缓解秧田里一部分的化肥的肥害,因此,我给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迅速补水换水,并保持田中不可以断水,以此降低土壤中含氮的肥料含量,然后适当撒施生物菌肥,并喷施云苔素内酯或赤霉素溶液,以其活化植物细胞,促进植物体内新陈代谢,调节秧苗生长功能或可缓解,不出我所料,依照我的建议,该农户在接受了我的建议后,亩撒施了20公斤生物菌肥,并按照喷施芸苔素内酯说明书兑水的混合溶液喷施一星期后秧苗转青,并也不误农时地秧苗能拨苗移栽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分析和经验,如果你还有更好的能解决秧苗肥害而发黄的方法,欢迎留言评说,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撒肥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撒肥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