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袁隆平 杂交水稻 贡献

水稻2025-05-05 00:00:07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袁隆平的主要做出了什么贡献?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他的主要成就是: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5年以后,杂交水稻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这种水稻质量好,产量高,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袁隆平 杂交水稻 贡献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技术方面有多大贡献?

在袁隆平光环的刺激下,各种超级杂交如雨后春笋,包括转基因种子与常规品种的超级杂交。因此不要再吹捧袁隆平了!这些膨壮肿大不能留种的东西,为激素类化肥农药添加剂等打开了巨大空间,与其污染本国土地和物种基因,不如把这些污染放到地少人多的国外。现在国家加大农产品进口力度,是个好政策,也便于集中检验检疫相对控制品质,和能源进口一样,国家护卫能力已足够强大!

袁隆平爷爷对中国的粮食产量贡献有多大?

袁隆平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这是对他在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肯定与最高褒奖。说实话,这样的肯定与褒奖,后人恐怕很难再出其左了。

我们早在多年以前,就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4的人口,这是在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农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一项世界壮举。袁隆平或者说他所研究的杂交水稻,也只是成就这一伟业的一分子罢了。说白了,把中国粮食的增产或者说解决了我们吃饭问题的功劳,都归集到袁隆平一人身上,显然就有点儿过了。

我国种植的粮食种类很多,即使是主粮也不止水稻一种,那么严谨地来说,水稻的增长,或者说杂交水稻带来的水稻增产,其实对我国整个粮食产量的增产,影响并不是很大。并且,我们的粮食增产,还和其它的因素息息相关。比如,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加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以及国家的各种对农政策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这些都是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动力。

此外,研究杂交水稻的也并不只是袁隆平先生一人,在他之前或者与他同时代的(之后),都有无数的研究者,他们前仆后继,克服重重困难,奉献出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当然,他们同样为杂交水稻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说白了,袁隆平只是这些杂交水稻研究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而已。

因此个人认为,很难评估出袁隆平先生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具体贡献。或许10%,或许1%,又或许他只是一个精神的象征。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人,他们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才值得我们顶礼膜拜。

原来对袁隆平的评价一直是正能量的,转基因产品出来以后很多反转人士开始攻击袁隆平。当国家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后,攻击袁隆平的人才逐渐减少。

这个历史阶段,不亚于当时袁隆平研发灿稻时被嘲笑的过程。随着时代发展,袁老将更被尊敬。

我是60后,我们最有发言权。

因为我们从五,六岁起就下地劳动,做一些及所能及的事,如割谷时帮大人抱谷把子,插块时帮大人递秧把子,还有拔杂草等。

我清楚地记得,在杂交稻未推广之前,我们那里水稻的品种叫"农垦五八",平均亩产就是25O斤左右。每年生产队在交齐国家的公粮任务后便所剩无几,我们一年上头都是三分大米加`七分红薯杂粮这么过来的。

记得杂交水稻推广的第一年是1975年,亩产就有700多斤,从那年开始,顿顿吃米饭,红薯变成了喂猪的主料。

袁老是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他首先创造培养出来的杂交水稻,是把杂种优势的理论,杂种优势的实践在水稻上因地制宜的利用。一般亩产可增产百分之二三十。贡献极巨。

但也不能过度的扩张宣传袁老对粮食的贡献。中国粮食总产连续多年突破60000亿吨,凝聚了多少农技科研人员的心血,在杂交水稻推广之前我们早就推广了玉米,高粱杂交种。而玉米杂交种产量可以翻番,全国东南西北所有地方都有适宜品种可以种。玉米的高产一度使国家收储成为难题,经常下调玉米播种面积。现在杂交水稻推广区域还是在南方,打不进东北。如黑龙江庆安县上世纪九十年代水稻亩产就大面积达到750公斤。黑龙江粮食总产也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到300亿斤增到现在的1500亿斤,增产的1200亿斤粮食可以多养活2亿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