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有效分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水稻有效分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分蘖120~130个比较合适。水稻的分蘖按结实多少可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按节位分可分为低节位分蘖和高节位分蘖。
按照能够成穗的分蘖数一般为4-6个。
水稻分蘖树一般是4到6个有效分蘖。
一般来说,在主茎拔节时(一定要从拔节时看苗),只有1~2叶的分蘖一般都将成为无效分蘖;具有3叶的分蘖已有成穗的可能;4片叶以上的分蘖,基本上都能成穗。
1、水稻分蘖实际上为水稻茎秆的分枝,多发生于基部节间较短的分蘖节上,其中主茎上的分枝被称为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被称为二级分蘖,以此类推。
2、水稻出现分蘖一般具有规律性,正常情况下会从第一完全叶的叶腋伸出分蘖,但有时也会出现分蘖不规律的情况,比如当秧苗较健壮时,分蘖有时会从不完全叶上长出,当秧苗较细弱时,可能会发生蘖位高、分蘖晚、不分蘖等情况。
水稻从移植到幼穗分化为分蘖期,这个过程约经30天左右(因品种、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变化)。分蘖期又可分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不利,16℃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发育。
关于水稻分蘖少的问题,近几天,有不少朋友给小帮手发来私信,询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么解决?其实水稻分蘖的多少,和最终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分蘖达不到一定的数量,产量就是上不去,所以,本篇内容,小帮手就给大家说说水稻分蘖的相关事宜。
一、影响水稻分蘖四大因素
1、温度
温度对于水分分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水稻正常情况下,能分蘖的温度在20-33度之间,这个区间内,可以分蘖,而25-30度之间,则是最佳适合分蘖的温度,一旦温度低于15度或者是高于35度,就会影响水稻的正常分蘖,严重的直接停止分蘖,造成分蘖减少的情况发生。
2、光照
光照有2点因素,一种是根据光照的轻度和时间来决定,比如当分蘖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时,日照时间不足,就会影响水稻分蘖,表现为分蘖迟、分蘖期短、分蘖数量少等;另外一种,是由于种植过密导致的,当田间株数过多时,互相之间会遮挡,这样的话,也会影响起光照(也就是光合作用),并不是种植的越多,分蘖的就越多,事实恰好相反,种植过密,分蘖会减少,影响最终的产量。
3、水分
水稻分蘖期对于水分方面,还是比较敏感的,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如果水层过深,会影响正常分蘖,而浅灌则有利于分蘖,有数据显示,当天气在26-33度左右,土壤持水量为80%时,分蘖是最多的,相反,当温度低于20度且土壤持水量达100%时,分蘖是最少的(这个是一般情况下,不是代表任何情况)。
4、养分
养分也是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水稻整个生长期都需要有养分的补充,但不要只注重氮肥,而忽略了其他元素,比如缺锌、缺磷都会影响正常分蘖,而水肥分蘖肥的追施,显得很有必要,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追施一次分蘖肥,有利于促进水稻的分蘖。
了解了影响水稻分蘖的4大因素,下面就要说说如何提高水稻分蘖,其实,根据上述因素来说解决办法,也有4点,一起来看。
二、如何提高水稻有效分蘖
1、水分管理
灌水不宜过深,浅灌就行,同时,可以在分蘖期时,可以适当晾田(但不是晒田),目的是为了让水稻根系吸收到氧气,促进根系的发达,使植株强壮,这样的话,会提高有效分蘖,同时,也能排出田间的一些有害物质,对于水稻的有效分蘖,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田间水过多(人工灌溉或者是雨水过多),及时开沟排水。
2、除草
这里说的除草是在杂草处于2-4叶期时进行的,如果田间没有及时除草,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导致分蘖少之外,还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病害加重(有些病菌是藏在杂草中,开始大面积传染的),而一旦分蘖期病害发生的话,一样会导致分蘖不正常的现象,所以,除草这点很重要,稗草、马唐、千金这些常见的杂草,一定要防除。
3、追肥
上面已经说了,在水稻分蘖的时候,追施一次分蘖肥,有利于水稻的正常分蘖,可以每亩用5公斤左右的尿素,加上一些磷肥、钾肥(比如过磷酸钙、硫酸钾2公斤等。),同时其他的中量或微量元素,也可以一起用点,根据田间水稻的具体生长情况来决定。
4、防病虫害
水稻分蘖期的病虫害,要及时预防和防治,比如分蘖期常见的稻潜叶蝇、稻水象甲、二化螟等虫害,预防和防治药剂可用康宽等; 叶瘟和纹枯病等病害,防治的话,可用苯甲·丙环唑等,一般以预防为主,假如田间出现了病虫害,及时打药防治。
关于水稻分蘖相关内容,小帮手就先说这么多,其实,大家仔细看的话,影响水稻分蘖的原因都是很常见的因素,这就需要大家在种植过程中,多观察,且不可种下去之后不管不问,种植本来就是一个麻烦活,尤其是水稻,希望本篇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吧。
【我是农民的小帮手,了解更多水稻种植相关知识,可关注查看】
农民都知道水稻的产量高低和分孽颗数的多少有直接关系,题主这个问题提的好,是广大种植户都关心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就探讨一下水稻分蘖过少怎么办?如何提高水稻有效分蘖?
根据惠惠种植水稻20多年的经验认为水稻分蘖过少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01
品种原因
品种不同,分孽的颗数有所不同,有的品种一颗就能分孽出十几二十颗水稻,而有些品种分孽特别差甚至不分孽,在我们村子里称这种不分蘖的稻子为“公稻籽”。所以,种植户们一定要选择分孽能力强的品种,确保日后的有效分孽。
※选种注意事项
☆①看当地的实际情况,一般不论是哪个地区都有几个好的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要适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要适合自家地的土壤环境肥瘦,还要是自己擅长管理的品种。
☆②看市场的需求来选择,一般应该选择市场上比较需要的好卖的,大众都喜欢吃的就畅销。
☆③看品种成熟期,实际分孽率,抗病率和出米率。
※选种要点
虽然水稻分孽影响着产量,但也不是分孽越多越好,如果你家的土地是草甸土腐殖土层比较深,那么就不应该选择分裂超级强的品种不但会导致水稻的倒伏,而且丰收季有可能成不好瘪子粒多;如果是盐碱地、漏汤地、黄土地或者是山林地区比较发凉的地质,应该尽量选择早熟一点抗冷耐寒分孽能力强的品种。
02
田间各项管理原因
好的种籽可以分孽多,可以有好产量,但是选的品种再好,做不好田间管理也是不行的,农业就是需要管理不是吗?所以选好种籽我们就要开始种植的各项管理,惠惠认为影响分孽的田间管理有如下几点:
☆①秧苗的移栽深浅:移栽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插秧、有机器插秧,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插秧都不能插的太深。建议人工插秧1到2厘米而插秧机插秧应该在2到3厘米最好,如果超过这个深度会导致后期的分蘖少甚至不分孽;另外,移栽前要根据自家的土质对稻田进行沉淀,一般草甸腐殖土沉淀3到7天后再移栽,沙土地跟耙地车后面栽,黄土地沉淀两三个小时即可,土质不上不下的沉淀一个晚上就可以,具体沉淀的时间长短还是要看自家地板来决定。※移栽稻苗注意事项:地力条件好秧苗粗壮要稀选些,地利条件差秧苗细瘦的要适当密厚些;积温高的地区远点栽,积温低的地区稍微密点栽;品种特性分蘖多的稍微稀点,品种特性不爱分孽的稍微密点。
☆②移栽秧苗后农田的灌溉管理:插秧后不要立即灌水以免秧苗没坐牢被水冲走导致缺苗,插秧两天后开始灌田,水层保持2到3厘米是最佳水位;缓苗以后天天一定不能干旱要以湿润为宜这时田里应该保持三厘米以上的水建议不超过四厘米,因为换苗后进入返青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养苗。
返青后逐渐进入分孽期,这个时候田里的水层应该保持不超过两厘米,以水温保地温减少昼夜温差值,为水稻分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注意事项:天气高温时中午最热时补水降温,天气凉飕飕时选择一早一晚补水提温,这样才能做的有效的以水调温给水稻提供最佳的环境有效的分孽;另外,这个期间还要注意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与水稻争营养,而且杂草有很多病菌不及时清除不但影响正常分孽也很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③分蘖颗数够用时的管理:颗数够就应该撤水排干进行正确晒田,控制分孽过高现象。
※注意事项:颗数多的地方多晒,颗数少的地方少晒或不晒,田间出现裂纹时再放一层水,反复操作促使有效分孽正常生长;虽然分孽颗数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哦!一旦发现颗数太多可以采取深水淹孽的方式控制分孽,水位没过无效分孽可以淹死多余的颗数,但时间要控制好不宜超过8天,时间太长会造成日后倒伏。
☆④水稻进入拔节扬花期管理:这个时候是水稻生命中最渴的时候,所以这期间要天天保持2至3厘米的浅水层。
※注意事项:这时候水稻最怕碰,在田间管理农田时一定要走稻埂,千万别从农田中间穿梭如果把稻花碰掉了,一定不要人为造成减产。
☆⑤水稻进入灌浆期管理:这个时候水分过多会影响稻米的品质,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采用少而勤的灌水方式,只要保持地面湿润就可以。
※注意事项:这个时期粮食快要丰收了,会招蜂引蝶吸引来很多家雀祸害稻穗,一定要在农田间适当的位置摆放一些稻草人,或者用棍子栓上一块雨布或者不穿的衣服,隔几十米放一个,忙活一大年眼看丰收别让家雀给吃了,这样做能有效驱赶家雀。
总而言之:农作物种植很辛苦,总是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种植水稻,很多农户和题主一样为了提高水稻的有效分孽而感到困惑;由上可见提高水稻的有效分孽除选择一个好的品种以外,还要注意各项的田间管理,种水稻就和养孩子一样,管好必定成才。
结束语:农业虽说是靠天吃饭的,但也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你的努力老天爷都看在眼里,只要尽职尽责的管理你的农田,不坐以待毙,根据不同情况积极的采取一些正确的管理措施;我相信上天不会辜负有心的人,越努力越幸运!
我是惠惠,黑龙江五常市稻农,每天分享水稻种植的经验,希望本篇文章对题主有所帮助,也能帮助广大种植水稻的农户;如果你喜欢农业,有不同的种植经验或想了解更多的种植知识,欢迎【关注】我,日后我们一起讨论更好的种植方法,种出更好的粮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有效分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有效分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