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玛纳斯畜牧业成就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玛纳斯畜牧业成就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老沙湾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下辖镇,地处沙湾市北部,东与商户地乡相邻,南与良种场和144团接壤,西与四道河子镇相连,北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玛纳斯县相望,行政区域总面积539.73平方千米。
民国十八年(1929年),沙湾市政府由小拐迁来,形成沙湾街;1995年4月,撤乡建老沙湾镇。截至2018年末,老沙湾镇户籍人口为13998人。2019年,老沙湾镇下辖37个行政村。
老沙湾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2018年,老沙湾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个。
民国十八年(1929年),沙湾市政府从小拐迁至沙湾庄。
1956年,沙湾市再度南迁到三道河子镇,新沙湾的名字随之出现,辖区在旧县城之地,故改称为老沙湾。
唐初名将苏定方年轻时,不但骁勇善战,而且气魄惊人,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
隋朝末年,起义军四起,苏定方投奔窦建德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但被李世民打败后,归隐田园。
随后唐太宗准备兴兵北伐,于是苏定方开始投效唐朝,并随李靖征战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领两百名骑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征战东突厥胜利立下大功。
此战后,苏定方很长时间不再受到重用,直到唐高宗上位后,苏定方才开始独当一面。苏定方以其非凡战绩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并被委以重任,创建了其辉煌战绩,达到人生巅峰。
据《新唐书》所说“定方所灭三国,皆生执其王”。
唐高宗显庆年间,程咬金远征帕米尔高原,却因为纵容部下烧杀抢掠被撤职,所以由苏定方继任唐军统帅。苏定方在此战中一举成名,活捉了阿史那.贺鲁可汗。
后来,突厥都曼可汗不服大唐,公然起兵攻打大唐,唐朝苏定方率领一万精兵迎战,并以少胜多,一举活捉了都曼可汗。此战胜利后,大唐的疆域扩大达到了西海,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一带。
苏定方军事上不仅擅长指挥骑兵和步兵作战,而且还擅长指挥海战。苏定方远征百济中,就在海战中取得大捷,接着苏定方率部登陆,一举攻破百济,活捉了国王扶余义慈和扶余泰。
总而言之,苏定方最为显赫的战功就是灭三国,全部活捉其国王!
苏定方,生于公元592年,名烈,字定方,是冀州武邑也就是现金的河北武邑县人,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跟随曾经的父亲作战,便因为小骁勇善战和气魄惊人而闻名一时。在隋朝末年的时候,他投奔了由窦建德和刘黑闼领导的起义军,在作战中英勇顽强,立下了许多战功。
他在贞观初年归顺了唐朝,跟着自己的上司也是师父李靖向北台发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战中,他作为前锋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的军队。到了显庆二年,他因为战功升迁为行军大总管,以其突出的的战绩和正直不阿的性格深受唐高宗李治的赏识和爱戴。他随后又向西征讨西突厥,平定葱岭,讨伐高句丽,将唐朝的疆域向西开拓到了中亚,向东到达朝鲜半岛,为唐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于乾封二年即667年病逝,时年七十六岁。死后被追赠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
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显庆二年(657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此后,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唐初名将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少年时,即随父“为本郡讨贼”。父亲死后,苏定方奉郡守令统率父亲部众,斩杀贼首,造福乡里。他先后投奔窦建德与刘黑闼,后归乡里。
他被唐廷启用后,随李靖灭东突厥,奇袭帅营,首建奇功,以战功授左武侯中朗将。其后二十余年未获升迁,疑似因灭东突厥时纵兵掠抢而受此处罚。
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被高句丽联合其它小国围困,求救于唐。苏定芳奉诏与程名振率一万军伐高句丽,“大破之,杀获千余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还。”
其后,他随程咬金征讨西突厥,担任前军主管,初战告捷。两军激战时,西突厥出动两万余骑兵增援。苏定方所部在远处看见两军激战,遂率五百骑兵直捣敌营。西突厥猝不及防,大败,唐军趁胜追击二十余里,收获甚丰。但因种种原因,此次征战无功而返。
657年春,苏定方被任命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吹征讨西突厥。他不负圣意,灭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使西域完全置于唐朝掌控,唐朝势力由此延及西亚。
朝鲜半岛小国百济在高句丽支持下屡犯新罗,新罗求救。唐高宗任命苏定方挂帅,率十万水陆大军伐百济,最终灭百济,携战利品“百济王及王族、臣僚九十三人、百姓一万二千人自泗沘乘船回唐”。
三年后,苏定方率部与其他将领分道进击高句丽,屡战屡胜后,因气候等因素班师回国。
吐谷浑内附后,苏定方被任命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作为吐谷浑的后援。667年,苏定方病逝,终年76岁,“高宗闻而伤惜。”
唐高宗“下诏赠幽州都督,谥曰庄。”
抛开《说唐》《隋唐演义》等民间艺术作品所塑造出的负面形象,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从青少年时代直到古稀之年,始终驰骋在沙场第一线,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崭露头角
苏定方是冀州武邑人,名烈,字定方,生于公元592年。他的青少年时代正逢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的乱世,此时的他就已经在军事上崭露头角,率军一举击败了拥众数万人、攻陷数个县城的匪首张金称,随后又大破另一名匪首杨公卿的部队,追亡逐北数十里,成为了家乡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
黯然归隐
此后,苏定方投奔了窦建德的部将高雅贤。高雅贤“甚爱之”,将他收为养子。后来窦建德败亡,苏定方又随高雅贤投奔了刘黑闼,在其麾下攻城略地,屡建功勋。然而好景不长,高、刘二人先后败亡,作为李唐敌对一方的成员,苏定方决定归乡不出。也许是因为几次改换门庭,又与日后一统天下的唐朝为敌,使苏定方成了民间艺术作品设定的反面形象。
大唐将星
叱咤沙场的英雄必然会受到朝廷的关注,很快唐太宗便启用了苏定方这名骁将。纵观苏定方为大唐征战四方的战例,可以发现他极为擅长突袭战,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而在其他类型的战役中也均有建树。
贞观四年,苏定方随李靖进攻东突厥。他夜间出发,率领二百名骑兵为先锋,甘冒奇险,在雾气弥漫之中至东突厥驻地附近。在雾气渐渐消散,东突厥可汗的牙帐现出身影的时候,苏定方没有因为敌众我寡而放过此次机会,决然发动突袭,打了防备松懈的颉利可汗一个措手不及。此后,李靖率领的主力大军赶到,彻底打垮了东突厥。此役史称“阴山之战”,唐军斩首达万人之多,更俘获无数人丁、牛马,此后,彻底平定东突厥也只是时间问题。
↑ 阴山
到了公元655年,苏定方已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但其武勇却毫不逊于年轻之时。他先是率军讨伐高句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又一次取胜,随后又奔赴西域,以五百骑兵突袭西突厥大营,打出了一场击溃战,追击二十余里,斩杀一千五百余人,缴获牛马军械无数。
两年后,苏定方作为大军主将率军再次讨伐西突厥,以一万余人的多民族部队迎战西突厥十万大军,用步兵占据高地,大摆长矛阵防守。待西突厥军队破阵失败、士气低落之际,苏定方果断发动反击,再次以少胜多击溃了敌人。在敌军败逃、大雪封路之际,苏定方力排众议,“将剩勇,追穷寇”,克服不利的气象条件,昼夜兼程追袭敌人,最终将西突厥一举覆灭。此后,他又同样以长途奔袭的战法将叛乱的西域诸国平定,为唐朝安西都护府统治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 苏定方攻西突厥之战示意图
此后,苏定方又转战东方,跨海攻灭百济,展现了自己指挥登陆作战和攻城略地方面的才能。在平定百济之后,朝廷又派苏定方领军进攻高句丽。此役虽然最终因为回纥反叛、将帅病亡、寒冷天气、补给困难等各种突发状况而不了了之,但苏定方所部仍取得了数场大捷,一度兵临高句丽都城平壤,表现可谓可圈可点。
总结
纵观苏定方一生驰骋战场的历程,可见其既能在大漠草原上与游牧民族争锋,又能在冰天雪地中与守城强敌力战,骑兵突袭战、两栖登陆战、阵地战、攻城战等各方面都有上佳表现,称得上是大唐的一员绝世名将。后世其民间形象因《说唐》等演义小说的歪曲描写而受到负面影响,不能不说是将星身后的一大遗憾。
本回答引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玛纳斯畜牧业成就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玛纳斯畜牧业成就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