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措施

畜牧业2025-05-14 23:09: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现代畜牧业四大生产支柱?

一、做大生猪产业。坚持“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设施设备化”发展原则,加大生猪产业发展力度,力争到2025年全州年出栏达到40万头以上。

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措施

二、做强牛羊产业。打破传统以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建立以村、乡为单位的牦牛藏羊养殖基地,推行标准化养殖,“十四五”期新建集体牧场100个、牦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700个。

三、做优奶产业。在主要村镇合理布局收奶点,及时收购牧民手中的鲜奶,推动奶生产由“作坊式”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到2025年建设奶源基地9个,牦牛奶收购点100个。

四、做实饲草产业。构建以优质牧草种子基地为重点,乡村级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为核心,种植大户、合作社为基础、州县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为保障的饲草供给体系,到2025年建设牧区防灾抗灾牧草储备基地5万亩、人工种草地建设20万亩

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畜牧业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⑥增加农民收入。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⑧促进广大牧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各民族间的团结。

什么是两讲问题?

答:讲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讲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

通过讲政策,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宣讲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确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深农牧区干部群众对各项农牧区改革政策的理解,树立可持续发展、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把党的政策转化为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实际行动,不断为生态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通过讲法治,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讲省委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决策部署,加深农牧区干部群众对农牧业农牧区法治体系、执法体制、依法护农兴农的理解,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牧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素养,增强农牧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反分裂、反渗透意识,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通过促发展,帮助春耕备耕生产,协调解决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和畜牧业生产接羔育幼、防灾减灾抗灾以及草原森林防火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组织开展垃圾清理、净化美化环境的活动。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为改善农牧民生活出谋划策,调动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促党建,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三基”建设和效能建设措施,从规范运行机制、增强农牧民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等方面入手,协助乡镇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畜牧业防灾技术保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