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缺钾症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缺钾症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缺钾容易诱发赤枯病,叶片发黄生红褐色小斑点,多发生在老叶尖端和叶缘,此类现象在冷浸田、烂泥田多见。水稻缺钙会根系发育慢,植株变矮呈未老先衰状,幼叶卷曲、干枯。水稻缺镁则会在下部老叶上,叶尖、叶缘出现色泽褪淡变黄,叶片下垂,脉间出现黄褐色斑点,随后向叶片中间或基部扩展,杂交水稻病叶叶缘呈紫红色或灰紫色。
除钾、钙、镁外,常见的缺素还有缺锌,主要表现为新生叶片基部失绿发白,中下部叶片中脉两侧出现不规则的棕色斑点,严重的叶片短窄簇状出现丛生症,不抽“长叶”,出现坐兜,故又称“缩苗病”,同时根系生长差,不发新根。
少数田块还可能出现缺硫、硼、铜等症状,缺硫的水稻叶片会褪绿,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细窄,分蘖差;缺硼主要影响水稻花器官发育,开花期雄蕊发育不良,花药瘦小,花粉粒少而畸形,导致结实率降低;缺铜会叶片呈蓝绿色,近尖端失绿、变暗褐色。
(1)缺锌:丛生症,水稻缺锌症状多在插秧2~4周内出现,缺锌的稻苗,先在下叶中脉区出现褪绿黄化状,并产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一般自下叶向上叶
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缓慢,新叶短而窄,叶色褪淡,尤其是基部叶脉附近褪成黄白色。重病株叶枕距离缩短或错位,明显矮小丛生造成坐兜又称“缩苗病”。很少分蘖,田间生长参差不齐。根系老朽,呈褐色,迟熟,造成严重减产。
(2)缺硼:植株矮化,抽出叶有白尖,严重时枯死。但营养生长期并不明显,开花期雄蕊发育不良,花药瘦小,花粉粒少而畸形,结实率显著降低,生育期延迟。
(3)缺铜:叶片呈蓝绿色,近尖端失绿,褪色部沿中肋两侧向下扩展,后尖端变暗褐色,坏死,新抽出叶子不能展开,似针状。
缺素症
水稻缺素非常容易导致水稻出现叶子发黄的症状,水稻缺氮、缺钾、缺锌都会引起水稻发黄叶片发黄的情况出现。首先水稻出现缺氮发黄的情况时经常会出现叶尖发黄,甚至焦黄,水稻嫩苗呈黄绿色,营养状况差,生长不良。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追施氮肥。
缺钾发黄的水稻一般僵苗,水稻苗矮小,没有光泽。水稻叶子出现红褐色条形斑,缺钾严重的水稻会出现成片的红褐色稻叶,远看就像火烧一样。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水稻田必须及时进行排水,这种稻田一般都会伴有氮肥、磷肥使用过多的情况。在进行重新灌溉的过程中追施钾肥。
缺锌 缺锌的水稻田也是会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的,缺锌的水稻一般从叶片的基部开始发黄,这一点和缺氮、缺钾的水稻差别很大。并且叶片变得比较脆弱,容易被折断,生长速度变缓,叶片老化加速。对于出现这种情况的水稻可以进行追施硫酸锌肥料。
肥害
出现肥害的水稻田也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症状,这种稻田一般会出现水稻叶子焦黄,失绿,全株焦黄,黄化、并伴有死株等情况。对于这样的稻田必须及时进行换水,并配合追施氮肥,促进水稻根部恢复。
中毒发黄
中毒发黄的水稻田一般是因为稻田中的硫化氢或者有机酸中毒的。中毒的水稻田有时候会伴有臭鸡蛋的恶臭,老叶枯黄死去,根部生长严重受到影响,根系停止生长,白根减少等情况出现。对于这种情况的稻田必须及时进行晒田,减少有毒物质继续危害水稻。给稻田进行增氧,对于有机酸含量较多的地块可以选用生石灰进行土壤中和。另外需要追施氮、磷、钾肥料,改善水稻生长状况。
细菌病害感染 对于发生这种情况的水稻田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白叶枯病,叶片出现灰白色病斑,病斑中间会出现黄色脓状物质。除了白叶枯病之外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病害造成的水稻病害也同样会出现水稻黄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的水稻需要及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需要进行晒田杀菌,并配合喷施杀菌剂,比如多菌灵或者使用叶青双等杀毒制剂进行喷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缺钾症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缺钾症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