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抗倒伏都用什么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水稻抗倒伏都用什么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调环酸钙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水稻以及果树上推广多年。它的作用特点与多效唑、甲哌鎓、烯效唑等一样,可有效抑制植物体内赤霉酸的合成,起到控制植株旺长,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的目的。调环酸钙在作物体内最终会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与传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调环酸钙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更高,在有效控制旺长的同时不影响产量,作物不早衰,不影响后茬作物,是一种绿色环保无残留的产品,这也是为什么调环酸钙在环保要求严苛的欧美能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
水稻防倒伏的专用药有戊唑醇等。
由于戊唑醇对延长水稻叶片功能和增量叶片光合作用也有较好效果,所以在水稻分内末期用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时,可以添加戊唑醇纯药10克进行喷雾处理,通常能够起到较好的防倒作用。其中,苗壮的田块戊唑醇纯药的用量可以增加至15-20克。
多效唑
防止水稻倒伏的药主要是多效唑。
水稻防止倒优可以使用多效唑。 水稻防倒伏可用多效唑或矮壮素控制。 防倒伏应该是综合防控:一是合理管理水肥,选择株型矮的品种;二是二叶一心用多效唑化控,中后期长势旺,拔节前用助壮素缩短节间。
目前,水稻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抗倒伏药物是有机硅类药物和氮素肥料。有机硅类药物可以提高水稻茎秆的力学强度和抗倒性,使其更加坚韧耐倔,抵抗风雨摇晃。而氮素肥料则可以增加水稻茎秆的韧性和延展性,从而增加其抗倒性能。当然,除了药物和肥料之外,适当的田间管理和栽培技术也非常重要,如良好的排水、适当的密植、及时的修剪和支撑等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水稻的抗倒能力。
水稻防倒伏是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预防倒伏的方法有很多,包括选用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合理水肥管理(控氮增磷钾、适时晒田)、使用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控旺剂,应根据栽种的水稻品种特性综合多种措施进行防倒伏比较好。
水稻防倒伏用什么药拌种好?
水稻使用药剂拌种是预防苗期病虫害、促进壮苗的好方法,合理用药也能起到预防倒伏的作用。在水稻生产上,可选用多效唑、烯效唑浸种,建议选烯效唑,比多效唑更高效、安全,注意控制使用浓度,据试验,烯效唑浸种浓度控制在200毫克/升为好;也可用碧护、芸苔素内酯、阿泰灵等拌种处理,能有效提高抗逆性,水稻秧苗根系发达,水稻茎秆健壮,不易倒伏,能使水稻获得高产。
除药剂浸种/拌种外,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水稻倒伏:
1、选用抗倒强的品种:株高较矮、茎秆粗壮等品种,直播水稻不宜选用重穗型、抗倒差的品种。
2、合理管水:够苗后(达到预定目标苗数的85%左右)及时晒田,根据水稻长势、品种选择轻晒、重晒,一般抗倒较差的品种易重晒,晒至田间开小裂缝,不陷脚,叶色转淡。生长后期干干湿湿,避免长期淹水,有重金属超标的地块除外(淹水状态能降低),
3、科学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优质稻施穗粒肥少用尿素,以钾肥为主;增施硅、锌肥,可用云众地硅锌肥250克拌尿素一起撒施,能促进水稻分蘖,明显提高抗倒伏能力。
4、使用生长调节剂:在水稻秧苗1叶1心至2叶1心喷施多效唑,或在水稻分蘖期喷施农药时加入多效唑,也可将多效唑换成烯效唑,拔节后不宜再施用。
5、及时防治病虫害:要注意防好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发生严重除影响水稻灌浆结实外,均可能导致水稻出现倒伏。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水稻种子包衣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优拌、高巧)效果良好。其拌种方法:催芽破胸后,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毫升对水100~200毫升,倒入2.5~5公斤(种子干重)已浸种催芽的种谷内(催芽后3~6公斤),均匀拌种二三分钟,自然晾干1~3小时后即可播种。
你好,我是小胡,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水稻倒伏是后期因素造成的,目前没有什么药物拌种能够防治的,水稻倒伏后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几点。
1.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
这对减缓纹枯病蔓延,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防止穗发芽和茎杆腐烂,都有积极作用。
2.根外喷药施肥
每亩用磷钾源库200克,兑水10公斤叶面喷施。用5%井冈霉素100克,兑水10公斤喷施防治纹枯病,井冈霉素和磷钾源库可以药肥混施。
3.对于轻倒伏的水稻不宜扶稻扎把
因为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稻穗、稻茎节和倒一叶、倒二叶基本都暴露在表面,倒伏后3-5天,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使叶片和穗轴自动翘起,特别是倒伏不太严重的田块,稻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而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稻茎、叶片的自然分布,使机械损伤加重,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4.对于重倒伏的水稻扎把抢救
水稻倒伏严重,但没有完全倒在地面,可以用尼龙绳也可以用杂草捆扎。然后加量用磷钾源库和生物促熟剂对足量水喷雾,避免绝收。水稻产量的形成来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作用产物,所以需尽可能促进它的光合作用,保护好后4片叶,补充营养物质。
5.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
对倒伏的水稻田要严格控制后期灌水次数,每次灌水一定要落干晾透,做到前水不见后水。
谢谢,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水稻拌种处理并不会对水稻的倒伏有什么防治的作用。水稻倒伏的预防需要从品种选择、移栽密度、肥料施用、水分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几个角度来综合防治。
1、水稻拌种。我们把水稻种子的包衣也归纳到拌种的范围里,因为功能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拌种剂或者种衣剂中的杀菌剂成分,对水稻种子的表面进行杀菌、消毒,从而达到防治恶苗病的目的,也能减少育秧期间苗瘟的发病几率。所以,水稻种子的拌种处理并不会对水稻的倒伏有什么防治的作用。
2、如何防治倒伏?能够造成水稻倒伏的因素比较多,从品种选择直至移栽之后的田间管理,任何一项措施处理的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水稻的倒伏情况发生。
2.1品种选择。不同的品种有着不同的特性,有的产量高,有的出米率高,有的抗倒伏能力强,还有的各种生理特征表现的比较中庸。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水稻品种来讲,丰产能力强、米质好的水稻品种在抗倒伏能力方面都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在超出常规密度移栽的前提下,后期发生倒伏的几率相对要大一些。所以,从安全生产和稳产的角度来讲,在选择品种方面首先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高抗品种。在稳产、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再追求丰产。
2.2移栽密度。水稻是依靠分蘖来获得产量的农作物,想要达到一定的产量,就要保证一定的分蘖数量和有效穗数。比如说黑龙江东部的寒地水稻种植区,平方米有效穗数需要超过580穗以上时,才有亩产1000斤以上的稳产空间。但是,也不能为了丰产而盲目的追求平方米有效穗数,一旦移栽密度过大,就会造成后期的水稻过早封行郁闭、田间茎数过多,造成秧苗生长空间被过分压缩,从而增加水稻倒伏的几率。
2.3肥料施用。对水稻倒伏有影响的肥料施用,主要是氮肥和钾肥的不科学施用造成的。氮肥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叶绿体合成、光合产物积累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孽肥和穗肥中的氮素过量,水稻就会出现徒长、旺长的情况,体内的非水解性铵态氮浓度过高,造成茎秆内的有机物积累不充足、韧性变差以及抗倒伏能力的下降。而钾肥,是水稻需求仅次于氮肥的第二大肥料。钾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茎秆内部的有机物积累,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一旦钾肥用量不足,就会对茎秆内部的有机物积累造成影响,从而增加水稻倒伏的几率。
2.4水分管理。在水分管理方面,建议以干干湿湿的间歇灌溉技术为主。特别是在水稻的分蘖末期,需要进行1-2次的晒田过程。通过人为调节稻田中土壤含水量,促进根系的生长、提升水稻体内的有机物积累、改善氮肥过量造成的旺长和徒长表现,使得水稻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均衡生长,以此达到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目的。
2.5病虫草害的防治。这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水稻钻心虫、稻飞虱以及杂草的防除,对水稻的倒伏有着直接的影响。水稻钻心虫和稻飞虱会对水稻的茎秆造成直接的损伤,从而影响到茎秆的完整程度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抗倒伏能力的下降;杂草的危害呢?主要是争抢水稻的生长空间和肥力,对水稻的叶片造成遮挡,影响水稻的有机物积累和正常的营养生长,从而影响到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抗倒伏都用什么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抗倒伏都用什么药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