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养蟹,水稻田养蟹的生态价值

水稻2025-05-15 12:14:02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田养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田养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稻田养殖螃蟹合法吗?

合法,现在都提倡稻蟹共养,在稻田中养蟹,既不需要过多的化肥农药,让水稻处于自然的生长当中,农民减少了很多种植成本,螃蟹还额外获得了更大的收益,每斤野生稻田蟹一斤可卖35一50元,让农民获得了双倍的效益,大大带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水稻田养蟹,水稻田养蟹的生态价值

怎样在稻田里养蟹?

1,稻田的选择

养蟹的稻田要求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黏土、保水性能较好的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稻田养蟹蟹沟的开挖可参照稻田养鱼,沟宽1.5-2m,沟深lm,呈“田”字形。

2,稻田蟹防逃措施

稻田四周用钙塑板或其他材料建好防逃墙,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布密封,冉建.道竹栅,并加盖网,防止河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3,蟹苗的放养

栽好水稻,适时放养蟹种。养蟹的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害的丰产水稻品种,采用宽行密株栽插,并适当增加田边栽插密度,发挥边际优势,增加水稻产量。

4,放养的规格与密度

蟹种的放养规格以每千克40-60只的为好,亩放20-30kg,也可放规格为每千克l00-200只的,亩放10-15kg,要求当年都能达到上市规格:幼蟹要求规格整齐,肢体齐全,体质健壮,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5,稻田蟹的日常管理

调控好水质稻田养蟹的饵料投喂方法、全年投饵量、每天投饵量、投喂次数,均可参照池塘养蟹的办法进行规划布局和组织实施。要在稻田中增放~些绿萍、浮萍等,7-9月份,除投喂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外,还要有计划地投喂一些小鱼小虾、猪血、蚕蛹、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的需要。

6,捕捉与收获

稻田养蟹在9月中、下旬捕捉,捕捉的方法有放水捉蟹, 夜晚徒手捕捉以及诱捕等。河蟹收获后要及时出售或暂养。

稻蟹养殖模式的优缺点?

稻田养蟹,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对于稳粮保供,增产增收,引导农民致富,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其优点是:

(1)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不减产,又提高品质、增效

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杂草、绿萍、底栖生物,并大量消灭稻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可肥田,据测定,连续几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倍左右。这就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水稻产量,在种植上采用大垄双行技术,水稻栽插“一行不少,一穴不缺”,利用水稻的边际效应,水稻增产5%~17%,而且是“有机稻”,每千克售价增加0.2元,成本下降10%以上。

(2)稻田为河蟹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促进河蟹生长

稻田水浅、遮光,有利于河蟹隐蔽和蜕壳,浅水饵料生物多,有利于河蟹生长。在后期采用强化营养措施:在第4次蜕壳后,增投动物性饵料,使稻田中河蟹规格明显增大,雌蟹100克以上,雄蟹150克以上,而且品质改善,稻田成蟹产量25~30千克。

(3)稻蟹共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每亩稻田可收稻谷400千克左右,收获成蟹25千克以上,可提高纯效益1000~1500元。

(4)综合效益极为显著

稻田养蟹将种植与养蟹密切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河蟹和水稻的品质,不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

(5)一水二用,一地双收,符合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缺点:蟹容易逃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田养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田养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