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养殖,水稻养殖小龙虾

水稻2024-10-11 14:49:1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稻养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稻养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水稻为中心的生态种养模式有?

1.“虾稻共作”生态种植

水稻养殖,水稻养殖小龙虾

虾米联合栽培是一种发展模式,即水田养殖小龙虾,中稻一季种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小龙虾和水稻在稻田中共同生长,由一只水稻变为一只虾,提高了水稻种子的品质和虾的经济效益,比单种水稻多3000元以上。

2.鳖虾稻生态种养

这是一种甲鱼、虾、水稻的混合培养模式,既能消除稻田不施肥、不农药的病害,又能促进土壤的固结,不仅能收获水稻种子,而且还能收获鳖、虾,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3.虾米共生模型

该模型与对虾和水稻共作模式相同,但该模型可以在一个季节内进行三批虾的养殖,主体之间互不分离,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综合资源,为虾类的自然繁殖和生长创造最佳条件。

水稻牛蛙综合种养技术?

一、稻田条件 水源有保证、水质较好,排水方便。正沟田两侧和住房附近的稻田也可选用。在田埂靠水的一面铺上石板。田埂宽1米以上,水深6~15厘米,采用半旱式种水稻。稻田铺石板的一面挖深宽约80厘米的保护沟,另外三面挖深宽各约50厘米的保护沟,使四周相通。

二、围栏防逃 用聚乙烯网布宽88厘米,连接成1.76米高后,打竹桩将稻田围起来,网布的下端埋入土内5厘米以上。围田面积几分地,也可4~5亩地,内可包括菜地、葡萄地、甘蔗、玉米、红苕、芋头地等,为牛蛙提供较多的陆地场所。

三、苗种放养 插秧后10天,每亩放养幼蛙约2千只,每只重约50克,放养蛙的个体差别不宜太悬殊。稻田里不宜放养牛蛙蝌蚪。稻田放养牛蛙的同时,可放养呆鲤,规格为50克左右的隔年鱼种,每亩放养400~500尾,这种鱼在大雨洪水时,将头埋在泥中,不易逃跑。鲫鱼,每亩放养1千尾;草鱼,3.3厘米左右,放养300~500尾。收稻后增放3.3厘米鲢鱼800~1000尾,3.3厘米鳙鱼200~300尾。

四、饲养管理 插秧后10天,放养幼蛙,使幼蛙对稻田生活环境及早适应。喂饲将猪肺切细,定时定点撒在保护沟的水面上。也可用竹制品,上铺一块聚乙烯网布作投饵台,将这投饵台放入保护沟的水面上,然后,将切细的猪肺撒在聚乙烯网布上。

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连续两年下调,水稻种植户该如何增加收益?

从目前的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来看,国家已经在2017年、2018年两次下调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如果今年再次下调,这将是国内连续三年的价格下调。2018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对比2017年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每百斤分别降低了10-20元。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国家在2019年的2月份还将出台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消息,大概率还是会下调最低收购价。

点击右上方红色字体,关注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响水大米】,订阅最好玩的乡村生活资讯!

根据农业部门发布的《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上的信息可以看出,今年要调减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未来的在水稻种植面积上还是主要以调控缩减为主。

部分调低水稻最低收购价的背后,是相关部门对于种植水稻的大户的补贴,为了全面将粮食收购由相关部门的收储逐渐转向以市场经济调控价格的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农民朋友的收入还是会有影响的。建议水稻种植区域的农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调整种植种类。不要盲目增加“旱改水”的水稻种植面积。

要想增加水稻种植收益,只有努力提升水稻质量,实行差异化改革,才能增加种植效益。我国是产量大国,但并不是米质量就好。前几天,新闻还爆出了相关部门会继续允许从日本原辐射区域城市进口日本“越光米”的通知。这证明高端大米品种还是有人会购买。

所以要想提升收益,针对普通品种水稻种植的地区需要改变大米的品质,提升大米的质量标准,大力发展鸭稻米、蟹田米、稻虾共生等无公害大米、绿色大米以及有机大米的种植,这样才能面向市场,向市场要效益,而不是单纯依靠政策性的收储。

对于部分种植环境和气候影响下,无法提升大米质量的地区,或本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农户,也可以逐渐转变种植观念,改种一些其它高效益的品种。

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连续两年下调,水稻种植户该如何增加收益?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稻养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稻养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